渠县第二中学校园一角渠县第二中学于1944年7月由渠县城南乡绅雍熙文等人在邓家店创办,首名“私立来仪中学”;1945年9月,迁校校址城南铁佛寺;1948年增设高中班,遂成完中,是中国共产党渠县地下党活动中心之一。1950年秋,“私立来仪中学”与“私立楠煊中学”合并,更名为“来楠中学”。1953年,由渠县人民政府接收,1958年正式命名为“渠县第二中学”,1972年重设高中。在漫长的办学历史中,学校终保持光荣的传统,为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繁荣昌盛,培养了大批能人志士和合格建设者。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工作和管理一直处于同层次学校领先地位,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。
渠县第二中学于2005年12月通过市级示范学校的验收。
渠县第二中学校园一角学校布局合理,设施齐备,功能完善,办学条件优良,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。在县委、县人大、县政府和县政协的领导、关心、支持下,校长赵光育同志积极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与时俱进,团结拼搏,奋力争先,强力打造人民满意学校,形成了风清气正事业兴的和谐局面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,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三年居达州市同类高中第一。2006年,高考本科上线377人;2007年,高考本科上线429人;2008年,,高考本科上线638人,超过省重点中学开江中学147人,超过达州市第一批高中招生录取学校达高中302人,比2007年净增209人,本科上线率达50%以上。
渠县第二中学在狠抓硬件建设的同时,狠抓了师资队伍建设、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。学校有教职工238人,其中高级教师14人,中级教师60人,高中教师合格率98%,初中教师合格率100%。学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,依法治校,全员聘用,优化组合,竞争上岗和全方位管理,治理周边环境,排除外来干扰,净化育人场所,收效明显。教学上,狠抓常规管理,坚持两个“六认真”,多渠道开展教改、教研活动,教学科研成绩显著。
渠县第二中学领导视察1994年—1998年,获达川地区普通高完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“五连冠”。2000年,一榜上线76人,录取114人,2001年一榜上线58人,录取116人。
2002年,本科上线59人,专科录取145人。
2003年,本科上线119,其中重点本科18人创二中历史新高,初中升重高人数历年位居全县前列。
2004年本科上线186人(其中高三九班的田龙彪同学取得629分全县第三的好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)。
2005年,本科上线208人,其中志存班本科上线率达80%。
2008年,本科上线首次突破800大关,其中特优班上线率达98%。
2009年,本科上线人数再次迫近800大关。
2011年,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一千。
学校教科室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,实行高级教师上示范课,中级教师上竞赛课,初级教师上创优课。多形式鼓励教育科研,教师撰写论文获国家级奖励数十人次,省级奖励上百人次,地、县级奖励数百人次,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若干篇,主编书籍、专著18部,学生参加全国英、理化生等知识竞赛,获国家、市奖励300余人次,120余名教师获优秀教师指导奖,省级研究课题《初中语文四环四读八步课堂训练基本模式》结题获省政府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,《从“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”教学 看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》被国家级刊物刊用,《用科学方法指导物理学科升学复习》等获国家一等奖。
渠县第二中学学生表演学校已获得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、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、省基础教育先锋学校、市校风示范学校、市依法管理示范学校、市卫生先进单位、市安全生产示范单位、市平安示范单位、市综合治理模范单位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市五四红旗团委、市A级学生食堂、市示范学生公寓、县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单位,2006—2008年县高考优胜学校等30多项荣誉称号。?
学校正在按“县政府第六次城镇建设规划”组织学校沿318线校舍改造工程,届时学校将更美,天空更蓝。渠县第二中学具有悠久办学历史,光荣的革命传统,严格的管理,雄厚的师资,一流的设备,优美的环境,校风正,学风浓,质量高,为高等院校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。相信,学校申创省示范中学,成为巴蜀名校的目标一定能实现,渠县第二中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。
渠县第二中学荣膺达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高考“七连冠”
渠县第二中学图书馆2012年,渠县二中高考本科上线400余人,再次荣登第二批次高中招生学校第一名。仅有12名A+1生源的唯一特尖班63人上本科线,再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。
该校师生员工团结协作,拼搏进取,积极创先争优,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,夺得了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高考“七连冠”。